论“玉麦精神”的形成、内涵和时代价值

时间: 2024-03-08 11:11:39 |   作者: 可燃液体安全柜

  2017年10月28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习给隆子县玉麦乡群众的回信指出:“在海拔3600多米、每年大雪封山半年多的边境高原上,你们父女两代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祖国的领土,这种精神令人钦佩。我向你们、向所有长期为守边固边忠诚奉献的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但愿你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习的回信充分肯定了玉麦群众守边固边的感人事迹,极大地鼓舞了西民,高度概括了爱国守边、忠诚奉献的“玉麦精神”,向全社会发出了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的伟大号召。玉麦人以爱国守边为使命、以忠诚感恩为内核、以无私奉献为底色、以艰苦奋斗为追求,谱写了一首边疆群众守护神圣国土、建设幸福家园的新时代进行曲。玉麦人守护的不单单是一片土地,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单单是一座座美丽家园,更是一座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这一精神得到西藏各族人民的认同。2018年10月19日,在习回信一周年前夕,卓嘎、央宗姐妹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成为我区进入国家层面的又一典型,使“玉麦精神”被全国人民所熟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弘扬。卓嘎、央宗姐妹和她们的父亲桑杰曲巴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感恩祖国的政治品格,体现了献身边疆、热恋国土的爱国情怀,体现了不求回报、舍家为国的奉献精神,体现了不畏艰苦、勇于担当的奋斗品质,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书写了什么是爱国奉献,回答了什么叫忠诚担当,谱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人生华章,筑就了一座弥足珍贵的精神富矿。作为雪域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先进典型,卓嘎、央宗姐妹集中体现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优秀品质,是“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的生动缩影和时代呈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是一种彰显正能量的时代精神,是值得全区各族人民引以为傲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了生动的学习榜样。

  我们研究提炼“玉麦精神”,一定要按照“玉麦精神”发展变化的辩证本性来深入揭示“玉麦精神”的内在本质,既要对“玉麦精神”的外在特征、外在的整体风貌及其价值认识进行研究,这是对“玉麦精神”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又要揭示事物的内在的“生命逻辑”,更好地认识“玉麦精神”的本质和内在特征。只有对“玉麦精神”形成历史过程进行研究,我们才可以丰富人们对“玉麦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的认识。“玉麦精神”是历史的必然产物,其产生与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现实的历史自然条件和深厚的政治社会基础。

  (一)艰苦恶劣的客观环境是“玉麦精神”形成的自然之源。一个群体的共同精神,是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步养成的,并与其所处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我们探讨“玉麦精神”,当从玉麦这个边疆小村的自然与环境说起。玉麦乡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地形险峻,山高沟深,终年积雪、谷物不生,一切用品全靠从外人背马驮,去一趟县城须翻过两座海拔5000米左右的雪山,要五六天的时间,而每年11月初到次年5月底这里都是雪季,大雪封山,成为出不去进不来的“孤岛”。在玉麦,除了要忍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还要忍受与亲人的生离死别,甚至会遭受境外不法分子的威胁,等等。好的条件下爱国守边人人能做到,也容易做到,可是在这样艰苦的自然条件下,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艰苦的条件、恶劣的环境,决定了在守边固边的过程中要吃尽千辛万苦,做出重大牺牲,在心理生理上付出巨大代价。桑杰曲巴一家人不畏自然环境的恶劣,不怕生活条件的艰苦,在群山阻隔、交通不便的大山深处,在一年里半年雨、半年雪的自然环境下,从容面对,把放牧守边作为神圣职责,始终不渝看好守好祖国疆域上的一草一木,一家三人,34年坚守“高原孤岛”。特殊的艰苦自然环境锤炼着玉麦人的信仰、信念、胆略、气概和毅力,是孕育“玉麦精神”的外部条件,奠定了“玉麦精神”的发展基调。

  (二)特殊重要的地理位置是“玉麦精神”形成的文化之脉。玉麦乡地处祖国边境,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穿过南端,是通往我国领土印占塔克新地区的主要通道。玉麦乡人口少,但面积很大,有3644平方公里。由于该乡地处中印边界争议地区,又紧邻地势制高点,战略位置异常重要。桑杰曲巴常对两个女儿说:“如果我们走了,这块国土上就没有人了,中国的地盘就会小了。”这句话让两个女儿记了一辈子。2001年,桑杰曲巴临终前对两个女儿说:“玉麦地处边境,留在这里就为了守卫我们的国土。你们一定别离开。”正是这种执着使玉麦这个高原孤岛,以家的名义,永远留在祖国版图上。正如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在玉麦乡考察调研时指出:“你们为祖国守卫边防,确保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这片热土不被蚕食掉、不被分裂出去。”受命于特殊的历史条件,根植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世代守边是传统,放牧守边是职责,这是玉麦人特有的文化现象和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鲜明独特的守边戍边文化,是“玉麦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三)党和国家关心支持边疆建设是“玉麦精神”形成的政治之基。时代是思想之母。精神思想是时代条件的客观产物。“玉麦精神”作为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孕育和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条件紧密关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是我们在守边固边伟大实践中创造“玉麦精神”的前提和基础。党中央和国务院格外的重视边疆地区建设与发展,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边疆各族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树立以边疆各族群众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怀着体察、关心、倾听和反映边疆各族群众利益诉求,把提升边疆各族群众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关于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主动担当作为、锐意开拓进取,推动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领导西藏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伟大实践,为“玉麦精神”不断注入新的元素,赋予“玉麦精神”更为丰富的内涵。这种精神经过不断地洗礼、陶冶和升华,慢慢的变成为新时代爱国奉献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边疆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和感恩是“玉麦精神”形成的思想之本。通过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桑杰曲巴认识到,是和让他们彻底获得了新生,翻身做了主人。有国才有家,自己的小家是建立在国家这个大家基础上,只有国家繁荣富强稳定了,小家才能有更好的未来与发展。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了解什么叫甘甜,才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才能够坚定理想和信念。一国之安全稳定,不仅在于边界安全、边民安全,更在于边疆各族民众对祖国的认同度。“玉麦一家人心向党”,党和政府没有忘记守边固边的玉麦群众,路修通了,孩子有学上了,电有了灯亮了,信息通畅了等等,姐妹俩把这里的一切写信告诉给习,没想到很快收到回信:肯定了父女两代人接力为国守边的行为,感谢长期为守边固边忠诚奉献的同志。没有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没有祖国这个大家就没有玉麦人的小家早已深深地印在玉麦人的心底。玉麦点点滴滴的变化使感恩成为玉麦群众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激发人们知恩感恩的热情,这是一种萌芽于内心深处、世代相传的自然流露的信任、尊敬和热爱,是“玉麦精神”形成的思想根源。

  (五)玉麦人守边固边的伟大壮举是“玉麦精神”形成的实践之路。一个伟大精神的成熟首先是这个精神的强大实践力量的成熟。从1964年至1996年的32年间,桑杰曲巴一家人是玉麦河谷仅有的一户人家。从儿时起,受父亲的言传身教,“家是玉麦、国是中国”,便深深地烙印在卓嘎、央宗姐妹的心里。“脚下踩着故乡的土地,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缝制国旗”“放牧巡边”“临终嘱托”,这三个经典故事述说着“玉麦精神”是如何从实践的力量跃升到一个时代的高度。他们一家人习惯了孤独的生活,把自己深深地种在玉麦这片土地上。放牧、巡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玉麦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朵云都记录着这里的故事,见证着这里的喜怒哀乐。如同任何一种革命精神的生成都需要以付出为代价一样,“玉麦精神”不仅是思想理论的结晶,更是奋斗实践的结果。它凝结着玉麦一家人的实践与拼搏、生命与心血,在生与死的炼狱中铸就,在血与火的熔炉中诞生,在苦与乐的对峙中培养,在得与失的较量中升华,经历了一个不断实践探索、与时俱进、日趋丰富完善的历史过程。

  (六)“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是“玉麦精神”形成的理论之根。“玉麦精神”属于一种后发展型精神,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众多优秀精神一样,有其自身的精神渊源。从来源上讲,“玉麦精神”首先是优秀的革命军人精神,“玉麦精神”的创始人桑杰曲巴是一位民兵,从年轻时代就耳濡目染,受到了“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熏陶,在思想灵魂深处打下烙印,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忠诚担当等成为玉麦人的自觉实践和追求。此外,在隆子县产生的“列麦精神”“穷棒子互助精神”“沙棘林精神”等都对“玉麦精神”的形成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玉麦精神”和“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玉麦精神”,源于中华民族精神的西藏化延续、源于“老西藏”传统的具体化升华、源于玉麦人坚守的持续化结晶、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践化演绎。这些异常发达的根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玉麦精神”源源不断地滋润着丰富的营养和精华,使其永远枝繁叶茂。

  处于特殊的历史地位,必然作出特殊的历史贡献,形成地域特征明显的精神品质。“玉麦精神”的形成,具备了特有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从时代烙印上看,既有历史背景又有时代需要的影响;从生存环境看,既有家庭影响又有社会环境的熏陶感染;从思想文化层面看,既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道德的影响,又有党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从成长过程看,既有与生俱来的个人特质,又有人生经历的锤炼。这些不同的因素集合在一起,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闪现出不同的亮点,从而形成玉麦人“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永恒信念。“玉麦精神”是一代又一代玉麦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积淀和孕育而形成的特有的精神品质,它是西藏各族人民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追求、优秀政治品格、良好精神风貌的缩影,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包括玉麦人在内的西藏各族人民的人文特质、民族特质和区域特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整体性和地域性特色的结合。

  “玉麦精神”的内涵在习的回信中得到高度概括,就是“爱国守边、忠诚奉献”。这八个字是“玉麦精神”的“四个基本点”,也是“玉麦精神”的精髓,更是“玉麦精神”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玉麦精神”的基本内涵框架,呈现了爱国主义的基本底色,展现了守护神圣国土的最高追求,展示了方方面面忠诚担当的显著特色,昭示了始终如一勇于奉献的高尚道德行为。这些精神要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说到他们的各自特点以及因他们的排列组合而形成的“玉麦精神”的主要内涵,需要认真梳理、分析和研究。

  (一)爱国是“玉麦精神”的核心和灵魂。爱国,在“玉麦精神”诸要素中居于首位要素,也是“玉麦精神”中的核心要素,是“玉麦精神”中最为突出的精神要素。玉麦人的爱国精神,表现在玉麦人对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认同上。忠诚和热爱祖国的思想和感情,集中表现为民族的强烈自尊心和坚定自信心,进而为守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而献身的精神。纵观玉麦人的爱国,能清楚地看出:玉麦人爱国有道——守边爱国;玉麦人爱国有术——放牧爱国;玉麦人爱国有方——理国;玉麦人爱国有为——奉献爱国,从而形成了玉麦人鲜明特色的爱国主义精神——即“玉麦精神”的核心精神元。玉麦人的爱国不仅根基深远,而且是全家爱国、代代爱国、人人爱国、群体爱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们一家人怀着对祖国的赤胆忠心,扎根雪域边陲,义无反顾地守边固边,是共和国最伟大的公民,是爱国守边的最美格桑花。

  (二)守边是“玉麦精神”的使命和追求。以守卫边疆为上,以守护国土为本,是玉麦人爱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守边,在玉麦人的心目中就是最大的政治、最高的目标、最美的梦想,是玉麦人的核心追求,也是玉麦人根本的政治立场,反映了玉麦人忠诚于党、热爱祖国、热爱西藏、热爱各族人民的炽热情怀。“玉麦就剩我们一家了,我们要是也走了,这片国土就没人了。”“我们不能离开,离开会失去这片土地,这很重要,我们坚决不能离开。”“咱们这是边境面积大、人又少的一个乡。这里我们不守护,谁来守护?”“我们的家乡是玉麦、我们的国家是中国。”这些朴实的话语是玉麦人守边意识的感性流露,是玉麦人爱国主义情怀的理性抉择,是守边精神最好的体现,守边固边的使命让桑杰曲巴一家人咬紧牙关,守边固边的意识早已深深根植在玉麦每一个人的心里。守边,是玉麦人崇高、纯洁、神圣的理想和感情,是人人必须担当的责任、义务和使命。为了守边,他们舍得抛弃一切,放弃个人的一切。他们向往的是守边,追求的是守边,拼搏的是守边,一心一意为守边,世世代代为守边,扎根边陲,守护好每一寸神圣国土,守护好祖国边疆的一草一木,就是他们终生奋斗的全部。

  (三)忠诚是“玉麦精神”的品格和取向。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诚是一种内心的坚守,是理念、精神、意志的支撑。作为守边人,桑杰曲巴父女经受住了重重考验,没有受蛊惑离开故土,也没有迁出过更好的生活,即使面对卓嘎、央宗的阿妈病死在外出寻医的牦牛背上,小妹妹在暴风雪中夭折的惨痛经历,他们一家人始终坚信:“只有人在,才能把家看好,这块土地才能守得住。”父女三人坚持扎根在玉麦,以抵边放牧、抵边巡逻的方式守护着中国的领土。广袤的疆土、苍凉的边防,特殊的环境、特殊的考验,需要特别的忠诚、担当和意志。正如桑杰曲巴所说:“我的爷爷曾在这里放牧,我的阿爸也在这里放牧,我们现在还在这里放牧,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桑杰曲巴父女作为员,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始终忠诚于自己的信仰,时刻以守边大局为重,冬去春来、雨打风吹、日月轮回,做到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数十年来如磐石般坚守在玉麦,放牧守边,守护祖国领土、传承爱国精神,以实际行动谱写了对党和祖国的无限忠诚。

  (四)奉献是“玉麦精神”的本质和基石。无私奉献是玉麦人的精神品格,也是支撑玉麦人行动的基石,体现了玉麦人长期的道德积淀。从“玉麦精神”“爱国守边、忠诚奉献”的核心精神内涵看,没有哪一条的本质不是奉献。古今中外,爱国需要的就是奉献,没有不对自己的祖国肯于奉献的所谓爱国者。为了守护好神圣国土,玉麦人为国家奉献的不单单是艰辛和汗水,而是全部的身心和生命;奉献的不单单是聪明和才智,而是不断实现的承诺、追求和梦想,甚至无怨无悔地“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因此,“玉麦精神”的本质就是奉献,为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毫不犹豫地牺牲了自身利益。玉麦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大风肆虐、气候寒冷,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年迈的桑杰曲巴和瘦弱的卓嘎、央宗,一年四季徒步巡逻,往返于荒原深处的山谷之间,无论凛冽严寒,风霜雨雪,白天黑夜,持之以恒……很多到过玉麦的人不禁感叹,玉麦人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生活实属不易。即便什么都不干,能坚持下来,已经很伟大了,何况还为祖国守护住这么一大片土地,并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幸福家园。玉麦人在守边固边的实践中,以浓烈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实际行动演绎的“玉麦精神”,充足表现了无私奉献的最高境界。

  “玉麦精神”来源宽泛,框架严谨,内涵丰富,品质优秀,根基深厚,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完整系统,具有突出的先进性、鲜明的时代性、深厚的民族性和广泛的群众性,集历史、现实、未来于一体,具有着强烈的生命力和感召力。“玉麦精神”是美的,因为它凝聚了一个伟大时代的价值追求;“玉麦精神”是有震撼力的,因为它凝聚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最深层的生命力量。“玉麦精神”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内容,它充分表现了一个伟大民族旺盛的生命活力和高超的生存智慧,表现了人性的真善美,表现了历史进步对精神进步的强烈渴求,表现了人精神上的进步对历史进步的强大推动。“玉麦精神”是我们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政治资产和文化资源。

  习给玉麦乡卓嘎、央宗姐妹回信具有深远的政治考量。习的回信,高度概括了卓嘎、央宗姐妹先进事迹的精神实质,饱含了对边疆群众的关心关爱,展现了对新时代西藏各族人民传承爱国守边精神的殷切期望,明确了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的主旋律主基调,标定了“爱国守边、忠诚奉献”的价值导向,传递出凝聚昂扬向上精神力量的强烈信号。这不仅是习对生存于玉麦这一特定地域上特有精神动力的肯定,更是他对迈步于新征程的雪域儿女寄予的彰显这一精神动力时代价值的期盼,为我们立起了新时代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应有的样子,树起了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时代标准,回答了新时代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使命所在、价值所在、荣誉所在,为我们推进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

  卓嘎、央宗是我们身边的时代楷模。“玉麦精神”生成于玉麦,但意义和价值决不仅限于玉麦。虽然习是对玉麦群众的寄语,但作为一种凝炼出的精神,其价值不仅不会受限于地域的空间范围,而且还不会受限于当下的时间限制。这种精神比物质更宝贵、更强大、更持久,既是我们续写新时代西藏发展稳定新篇章的强大力量,更是全体中国人在新时代砥砺前行、再铸辉煌的精神支撑。深入贯彻习回信精神,充分认识“玉麦精神”的时代意义,大力培育和弘扬 “玉麦精神”,教育引导全区干部群众自觉从榜样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奋发有为,用实际行动学习、对标榜样,让爱国奉献成为新时代的价值风尚,成为西藏这片高天厚土上的最强音,为谱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而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从西藏工作在全党全国大局中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的角度认识“玉麦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意义。西藏是祖国领土神圣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员,西藏工作事关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大局。党和国家对西藏和西藏工作历来格外的重视,给予西藏各族人民深切关怀,推动西藏发生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巨大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焕发出蓬勃生机,取得历史性成就,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然而,由于历史、自然等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叠加影响,西藏地处斗争的第一线,仍然是我们国家社会发育程度最慢、客观条件最差、基础设施最不完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最低、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最弱、宗教氛围最浓、守土固边任务最重、斗争形势最尖锐的地区,面临着守护神圣国土、建设幸福家园的艰巨任务。但西藏是党中央最关心、帮助处理问题最多、全国人民支持力度最大的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西藏面临着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守护神圣国土、建设幸福家园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西藏能否实现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能否按中央的要求做好工作,最根本最雄厚的依靠力量存在于西藏各族人民自身。西藏各族人民必须有一种为实现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奋斗的强大的思想支撑和动力源泉。这种思想支撑和动力源泉是包括“玉麦精神”在内的各种精神。在“玉麦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西藏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努力拼搏,奋发有为,会创造出新的人间奇迹。

  (二)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认识“玉麦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意义。“玉麦精神”蕴含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写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是当前西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它既有核心价值的一般特点,又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属性;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西藏落地的详细的细节内容,又是西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抓手,本身就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教材,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卓嘎、央宗数十年如一日,忠于伟大祖国,扎根雪域边陲,矢志不渝,默默坚守、无怨无悔,战胜了常人难以承受的风雪和艰险,守住了外人很难来想象的孤独和寂寞,在平凡岗位上奉献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和挚爱,把人生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祖国守边事业,谱写了一曲精忠报国的时代赞歌。她们是一面闪光的国旗,其爱国之心如赤日炎炎,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一个地区的崛起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西藏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需要大力传承和弘扬“玉麦精神”,需要树立起更多像卓嘎、央宗姐妹这样的时代标杆,并把其切实转化成为西藏各族群众引以为豪并自觉践行的精神符号,引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现代化西藏建设。

  (三)从弘扬“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的角度认识“玉麦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意义。习指出,“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人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形成了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为主要内容的“老西藏精神”和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为主要内容的“两路精神”,为党政军警民团结携手解放西藏、建设西藏、扎根西藏、奉献西藏、建功西藏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在世界屋脊树立起不朽的精神丰碑。这种精神力量,在岁月的脚步中激荡奔涌,在历史的前行中催人奋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区既面临着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又面临着各族人民同以十四世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既承担着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西藏,筑牢重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繁重任务,又承担着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确保边境安全,构筑重要国家安全屏障的神圣使命。任何精神的演进都是有历史的。“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与“玉麦精神”有着高度的契合与关联。从某一种意义上说,“玉麦精神”是“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在新时代语境下的一种具体化,是“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在人民群众视域下的一种提炼。我们培育与弘扬“玉麦精神”,就是在倡导“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我们要在接续历史中培育弘扬“玉麦精神”,从中汲取奋发前进的精神营养和智慧力量,使“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在新时代不断发扬光大。

  (四)从加强民族团结和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认识“玉麦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意义。“玉麦精神”源自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西藏的地域体现。大力培育和弘扬“玉麦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强化,能加强西藏各族儿女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各族人民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向心力、凝聚力,把各民族儿女紧紧地团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这对于推动构建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取向,实现西藏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深刻而久远的战略意义。卓嘎、央宗姐妹之所以能在贫瘠艰苦的玉麦写下人生的华章,是因为她们对家园、对祖国爱得深沉、爱得炽热。在她们眼中,自己所站立的地方就是祖国,她们为国守边的信念从未因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苦而动摇,而是用执着的坚守让赤诚报国的信念始终在心中闪光,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始终在玉麦高高飘扬。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是西藏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大力培育和弘扬“玉麦精神”,就是要切实加强民族团结,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慢慢地加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让中华文化始终是西藏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西藏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思想深深扎根在各族群众心中。

  (五)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角度认识“玉麦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意义。西藏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深度贫穷的地方的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习指出:“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是各族人民主动作为,敢于担当。面对玉麦的恶劣环境,卓嘎、央宗姐妹没有退缩逃避,而是不等不靠、就地取材,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幸福的家园。如今的玉麦,一幢幢崭新的民居矗立在边陲,盖起一座座蔬菜大棚,温暖的阳光房驱走了寒冷与潮湿,这里正在建设有一定规模的生态文明小康示范乡。卓嘎、央宗姐妹见证了玉麦乡的发展变化,亲身参与了整个建设过程,付出了一辈子的心血。正如习在回信中所说:“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玉麦这个曾经的‘三人乡’,一定能建成幸福、美丽的小康乡,乡亲们的日子也一定会越过越红火!”大力培育弘扬“玉麦精神”,就要用“玉麦精神”激发起群众的冲天干劲,焕发出群众的百倍热情,动员全区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把立足点放在切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让群众抛弃“等靠要”落后思想,认识到摆脱贫穷只能靠自己,“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积极行动起来,用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过好今生幸福生活,彻底与贫穷告别,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人民最伟大,精神最可贵。” 伟大的事业呼唤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铸就宏伟的事业。从“老西藏”到“新西藏”,时代在变、人也在变,但世世代代留下的精神力量值得永远传承。“玉麦精神”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各族人民普遍认可并愿意接受遵循的价值选择和社会规范,是各族人民思想和行为的粘合剂,具有强大的向心力、统摄力、凝聚力。通过培育弘扬“玉麦精神”,能够把各族人民的意志、利益和感情紧紧地联系起来,团结不同社会群体,整合不同社会力量,建构共识,凝聚人心,把各族人民的思想行为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上来,汇聚成一曲守护神圣国土、建设幸福家园的大合唱。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不断研究、提炼、阐释、宣传“玉麦精神”,始终把弘扬“玉麦精神”与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结合起来,发挥“玉麦精神”振奋精神、鼓舞士气,教育引导、凝聚力量的及其重要的作用,不断汲取“玉麦精神”的精髓,不断为其注入更多更新的内涵,使之内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努力做“玉麦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为实现西藏的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谱写中国梦西藏篇章而努力奋斗。